又到了一年中的购物狂欢时节,面对打折诱惑,你能否把持得住?标价1000多元的商场品牌服装贱卖至100元3件,品牌服装1~3折……最近,天涯社区《晒晒你淘宝一共花了多少钱,我反正想去死了》的帖子被网友热转,楼主晒出近年在淘宝的消费——从2007年的1000多元到2011年的16万多元!
都说女人的衣柜里总是缺少那么一件衣服,这实际上反映出女性服装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对于这一类消费主体而言,其购买意愿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例如品牌影响力、营业员的推销、亲朋好友的推荐等因素都将使其消费意愿出现改变,而其中最有力的推动力莫过于打折促销的价格攻势。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分析,女性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同时对衣服这类产品的购买欲望较强,因而服装企业只需对产品进行一定折扣促销将极大地刺激产品的销售,并能够达到清理库存的目的。原价近千元的品牌服装,1~3折后则只需百元左右,这一价格确实极具诱惑,但是服装企业为何要赔本赚吆喝呢?
朱庆骅指出,不少品牌服装折扣价是有“水分“的,不少服企将原价提升后再打折,其折后价与提价前的价格相差并不大,物价局所指的原价,是指本次降价前七日内有记录的最低成交价,因而服装企业完全可以提升吊牌价销售,再进行折后处理,而其中的利润并没有受较大影响,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补充道,还有不少代理商为获得更多利润,用其他厂家的代工生产的服装产品“以次充好”进行促销活动。
因此,消费者在面对年底清仓类促销活动时,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女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城累计的女装销售数量以每年12%以上增长速度提升,该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