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红牛身世得“官方确认” 重庆各大超市陆续恢复上架

来源:大渝网 2012/2/15 11:17:18 关注度:131158次

  红牛被指违规添加 权威部门检测回应

  近日,哈尔滨食药监在对红牛进行查证的过程中认为,红牛饮料罐体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剂的标注和有关文件的批文并不相符,国内媒体随即广泛转载报道了此事。在这场红牛饮料“违法添加”风波中,全国各地商超一度将红牛产品纷纷下架。对此,2月11日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发布公告称:红牛饮料产品品质安全稳定,适合人群适度饮用不会导致健康问题。在这份由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月11日出具的《关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长期抽检情况说明》中,针对被质疑的诸多问题,明确指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均符合产品明示标准及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从未检出任何未经批准而添加的物质,产品品质安全稳定。

  同时,在《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标签标识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公告中,小编看到如下描述:针对消费者关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标签标识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内容不相符的投诉,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核实: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是卫生部1997年7月4日批准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1997)第327号,申请人为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保健功能为抗疲劳。该产品申报资料中配方为水、白砂糖、牛磺酸、肌醇、赖氨酸、维生素PP、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咖啡因、苯甲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香精、胭脂红、柠檬黄。“根据当时保健食品注册管理的有关规定,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说明书中可只载明主要原料。”红牛相关负责人认为,正因如此,才造成了之前“违法添加”的误读。

红牛回应:

产品安全稳定 符合国家规定

对于红牛饮料含有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两种成分,是否会产生安钠咖的这一较受关注的问题,红牛中国区总经理王睿表示:“作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的生命线。自中国消费者对这一问题产生疑问以来,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国内外的多方论证,均得出了确定的结论:在饮料的含量和环境范围内,一比一的咖啡因和苯甲酸钠是不可能生成‘安钠咖’的,并且,咖啡因、苯甲酸钠是属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也是饮料类产品以及其它食品中普通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曾于2004年就饮料中添加苯甲酸钠和咖啡因可能生成‘安钠咖’的问题组织过专项研究,分析认为:咖啡因、苯甲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不属于药品,在饮料中添加咖啡因和苯甲酸钠是饮料行业的国际通行做法,其安全性已被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权威部门所认定”。

重庆各大超市:

未收到主管部门下架通知 超市已经陆续恢复上架

2月14日下午,小编走访了重庆部分大中型超市。在沃尔玛超市(人民广场店)看到,红牛两款产品仍在正常销售,并没有下架。货架旁张贴有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关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长期抽检情况报告》和红牛饮料官方声明,小编在该超市逗留了近10分钟,看到有一名消费者在购买。该消费者表示,作为红牛饮料的拥趸,已看到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检测报告,感到欣慰,也能放心饮用,但他强调,“凡事适可而止,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过度食用对身体都没好处。”不过,在场的另一名消费者则对此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国内屡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红牛饮料是否安全还有待观察。

随后,小编还走访了重百、永辉、家乐福等超市,红牛的两款饮品均已恢复上架。一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前段由于哈尔滨某媒体的报道,超市暂时对红牛产品进行下架,并积极与红牛公司沟通。今日超市接到了红牛提供的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关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长期抽检情况报告》,证明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品质安全稳定。所以超市今日起将全面恢复上架。

截止至发稿前小编了解到,各地商超红牛产品已陆续开始上架恢复正常销售。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