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调查

挡不住的涨声 看不起的风景

来源: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2012/4/15 20:26:37 关注度:373925次
   背景

  旅游旺季又至,国内部分景区门票开始涨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130家5A级景区中接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超过1成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来自一些网站的调查显示,认为“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的受访者,占了受访者总数的近9成,不少游客发出了“玩不起”的感慨。在景区门票的“百元时代”,出门旅游已成了奢侈。有游客认为,此举有违景区“准公共物品”之属性,尤其要反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服务水平不见提高。专家认为,景区涨价的背后,除了有运营维护成本提高的现实,更反映出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盲目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不断涨价的各大景区,应该打开思路,多方寻找盈利的模式,这才是长久之计。

  过度依赖“门票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琪延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一是受成本推动影响。随着近年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攀升,旅游景区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也产生了上涨的连锁效应;二是受供求关系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热点旅游景区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在供不应求的前提下,景区门票出现上涨是必然的。

  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方面,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只有原则性规定,具体价格往往由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物价部门制定。物价部门在制定门票价格时会考虑人员、维护成本以及供求关系,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物价部门在对旅游景区的运营成本测算、价格制定方法的科学性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景区承载力有限,会控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这是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游客数量。有的景区则会制定比较高的门票价格,以市场的手段,通过价格来实现调控游客数量。

  目前一些旅游景区,在提供旅游相关配套服务方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消费者不愿意消费,导致景区的经营者只能通过门票收入赚钱,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如果景区的经营者能够推出细致周到、具有足够吸引力的配套服务,消费者肯定会愿意消费。这种方式最典型的代表是杭州的西湖景区,该景区完全免费,却能通过这一免费景区给杭州带来巨大的旅游收入,达到经济性和公益性的统一。

  涨价违背公益本质

  中国政法大学旅游法和世界遗产法研究中心主任 刘红婴

  对于不同的旅游景区,应该有不同的定价指导思想。旅游景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界造化形成或者祖先留下的风景区名胜,比如九寨沟、黄山、颐和园、故宫、西湖,这些景区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财产,具有公益性质,在定价上应该突出公益属性。另一种景区是私人或者现代企业投资建设的人工景点,比如欢乐谷、迪斯尼乐园、海洋公园,它们完全是以盈利为目的,应该由市场来调节其价格。《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之所以只有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门票价格的制定计算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不同景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营成本也有很大差异,不可能制定统一的门票价格计算方法。目前游客对景点票价上涨的不满主要来自那些自然界造化形成或者祖先留下的风景区名胜的票价上涨,这种属于全体国民的公共财富,不应由某个地方管理部门来决定其价格。但在现实中,由于地方政府或者景区管理部门将其视为景区所在地的财产,难免会因此产生提价获利的冲动。另外,景区门票的制定本应参照运营成本,但现实中景区的运营成本并不透明,门票收入的使用也不透明,这些都造成了游客对景区门票涨价的不满。

  其实门票对景区客流的限制作用很有限,而限制景区客流的方式有很多更有效的办法,比如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运用的预约参观制度,游客要参观某些景区必须先行预约排队,然后根据管理者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前往景区参观。

  明确景区产权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思敏

  那些本具有全民财产性质的旅游景区虽然理应属全民共同所有,但其需要的大部分开发与维护的资金却是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中央政府补贴很少。作为代替中央政府行使开发与管理职责的报偿,制定景区门票价格的权力归地方政府所有,同时根据现行税制,景区门票收入最大的受益方是地方财政。这样的“中央政府放弃产权、规避责任”式的现实制度,造成了旅游景区(特别是所在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产权责任制度扭曲,而产权不清晰、责权未理顺必然导致混乱后果。

  在立法上,应该力争制定促使景区、政府、游客和群众多方利益诉求达到均衡、实现共赢的合情、合理的法律。同时,中央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景区发展在综合社会效益上的巨大作用,担负起让多数民众能够进入景区旅游的责任。在税收等政策上,尽量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企业化。同时,全民共享的旅游景区,要避免由地方政府或社区承担开发、维护和服务成本。

  地方政府作为景区所在地利益的代表,要适当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阶段,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优化游客情景体验,深入带动发展旅游要素和关联产业,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从旅游经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把通过景区门票及其涨价带来的收益贡献下降到比较次要的位置,缓解景区门票涨价的冲动。

  微话集锦

  @七财富80后:现在不花钱能去的好地方真是越来越少了,景区门票价格飞涨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一些名山大川门票动辄数百元。很多景区存在攀比心理,跟风而涨。若景区一味涨价,存在失去市场的风险。

  @王显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这个“道”,恰恰是绝大部分景区最缺乏的。景区虽说着落在某地,但并不属于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独有,地是国家的,山水等自然物是自然界赐予的。现在,公共资源地方垄断,坐地收钱随意涨价,风景区的门票怎一个“乱”字了得。

  @AK645V:近年来,房价太高,我们“住不起”;汽油涨价,我们“烧不起”;天价葱、“蒜你狠”出来,我们“吃不起”。现在,景区门票涨价,迈入了“百元时代”,我们该“玩不起”了。

  @quiali:景区涨价并非不可,那得看是否物有所值,如果增加了新的项目,有新的特色,成本增加,适当地涨可以理解。但是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把涨放在首位,为涨而涨,应该与我们游客的承受能力相对应,而一些景区软硬件没有丝毫改变,价格却大涨,真难以接受。

  @陈国庆:能源涨价、资源涨价、人工涨价、材料涨价、管理涨价,连景区门票的印刷费都在涨价,为什么偏偏就不让景区涨价?要抑制景区涨价,国家发改委首先要把住能源口子的涨价,例如汽油、电费、水价、材料等的涨价,否则就是空话。

  @bauly:景区门票价格是个老问题,我们只看到吃的东西涨个不停,却不知景点门票早已火箭般上升!100块以下的已经很少,200的却在涌现。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必须付出大把银子。不得不佩服杭州,2002年西湖免费至今,国内唯一免费世界遗产,风景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钱也赚足。

(责任编辑 苏秀)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