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点左右,在市血液中心里有许多身着绿色T恤的志愿者排队进行参观,一位工总人员全程为大家讲解从采血到供血的每一个流程,并对志愿者的疑问一一解答。
多道程序保用血安全
据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献血者在献血时会先进行指血采样、检验,符合标准才会正式采血。采血之后,还有很多程序。
首先,各个采血点会将献血者所献的血送回血液中心的检验科,进行第二次检验。此次检验很严格,所有的血液要经过两次检验合格后才算过关。
如果血液检查出携带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一些传染病毒的话,将会报废,会有专门的医疗废品公司对其焚烧处理。但血液中心依然会对献血者颁发献血证。
随后,这些检验合格的血液会被送往专门的部门,工作人员会将血液分为血浆、血液等,并且还会再次进行安全性处理,消毒、杀菌。
据介绍,每袋血都有自己的条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因此血液中心是可以追溯到血液流向的,不必担心“来路不明”的问题。
目前献血主要分为捐献全血和成分血。全血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分离的血液,由血液中心进行分离;捐献成分血主要是指捐献血小板。
私人绝对不能购血
有不少市民质疑血站是否会存在高价卖血给医院或者私人现象,市血液中心党总支书记朱德华说:“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记者了解到,自从199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所有采血站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集血制品,严格检测和制备,然后再送到临床使用,所有的程序都有据可查,全程电脑监控。
朱德华强调,个人是无法在血液中心私自购血的,购血必须经执业医师填表登记,由所在医院与市血液中心联系,方能为其提供血液。
据悉,我市血液中心为主城11个区、300多家医院供血。
献血者有健康要求
目前《献血法》提倡的参加献血的人士,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不是限制献血的年龄标准);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此外,还对人体血压、脉搏、体温有要求。
献血者填写申请表后,要接受体检,合格后才能献血。
欢迎市民参观血站
据了解,本次“血站开放月”时间为6月14日-7月14日,在此期间接待社会各界咨询。并确定于6月14日、21日、28日;7月5日、12日13:00-15:00为社会公众参观血站的时间,咨询电话:023-89887326。公众参观期间,有专人引导和讲解。同时,全市范围内将启动“每位无偿献血者都是英雄”的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据悉,凡在6月14日-30日参与献血的市民,可获得乐扣乐扣套装1套。
相关新闻>
监狱里工作的他
6年盼来配型成功
昨日早上7点30分,在垫江监狱九监区当狱警的吕涛,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上班,而是躺在新桥医院输血科的病床上,接受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下午,从他身上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将被空运到浙江,救助一个7岁的白血病女孩。
6年没换电话号码
昨天上午9点,26岁的吕涛躺在病床上,一旁的分离机不停运转,将外周血里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吕涛皮肤黝黑,看起很健康,但为了这次采集手术,他一周前就住进了医院。6月10日以来,坚持每天打动员剂。
这次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对于吕涛来说是一个意外。吕涛说,在工商大学上大一时,他和寝室的一个室友一道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当时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了解,只是想到可以救人就加入了。”
虽然知道骨髓配型成功的几率不高,但吕涛一直盼着配型成功的通知。大学毕业后,他没有换过电话号码,希望有一天能配型成功挽救一条生命。这一等就是6年。
去年10月28日,吕涛得知自己的HLA(人类白细胞抗体)分型资料与浙江一位7岁白血病小女孩配型成功的消息后,很激动,他说:“据我所知,相吻合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给小女孩捎去小礼物
吕涛很细心,还特意为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买了个熊娃娃,写了几句鼓励的话,希望能和抽出的造血干细胞一起,送到浙江省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吕涛说:“我希望小女孩以后能和其他小孩一样健康成长。”
据了解,吕涛是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狱警。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组宣部部长冯健称,因为人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再生,所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健康没有影响。但在捐献后,捐献者身体中的钙会流失得更快,不过,只要术后半年内坚持补钙,就会恢复正常。
冯健说,目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有150多万人,重庆分库志愿者约2.6万人,但全国有400多万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挽救生命。近年来,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人数正在增加,平均每年有2000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