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是“打激素”催长的?鸡翅、鸡爪是鸡身上“最毒”的地方吗?常食鸡翅鸡脚易致女性子宫癌?这条骇人听闻让不少女性对鸡肉望而却步。对于这一说法,究竟真相如何呢?
近日,微博上一条有关鸡肉含激素,吃鸡翅鸡爪易致女性子宫癌的帖子被转发一万四千多次。说是鸡肉含激素,经常食用鸡翅鸡脚易致女性子宫癌。这可把大家吓得不轻,对于这一说法,相关食品专家予以否定,这条言论与当年某快餐店被曝“激素催生六翅膀畸形鸡”一样毫无根据,十分可笑。
女艺人发食品安全微博引关注
该微博来自于某女艺人,博主在微博中称:“原来鸡的激素或抗生素,注射部位通常在鸡翅膀、鸡颈位,而鸡脚则会囤积抗生素,故此常吃鸡翅膀或鸡脚,再加上女性荷尔蒙分泌影响,令爱吃鸡翅膀或鸡脚冻的女士们特別容易患上子宫部位的肿瘤。”该微博一经发出,三天内被转发一万余次,不少博友表示担心,“好可怕,不会再吃鸡翅了!”
食品专家称 肉鸡生长快不用打激素
对此,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转发微博辟谣称:养鸡根本不用打激素,现代女性有90%会在一生中某些时候患有子宫肌瘤,但这不是大问题,如果没症状、不太大,恶变率非常低,可以不处理。给鸡打激素本来就莫须有,所以鸡翅鸡爪致子宫癌的问题完全不成立。
农业部家禽研究所监督检测中心(扬州)高玉时主任表示:“这完全是育种的结果,从几万只鸡中选择一只留种,长期积累,才有了现在的生长速度。”他表示,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在口味上肯定是与传统的家养土鸡口味有所不同,但这仅仅是口味的选择问题,并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用药后需要多久的休药期才能上市,少数的不良从业者没有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使用,会有少量抗生素残留的情况,但比例是非常小的。
抽检数据并未检测出激素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畜牧业协会抽检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农贸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餐厅的鸡肉,对32种激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均未检出。专家表示,至于一些新闻中描述的未成年人因为多吃了鸡肉而出现肥胖和性早熟的案例,性早熟并不是吃几斤鸡肉就能做到的,更不能简单归结为吃了鸡肉这个单一因素,还要从饮食习惯、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什么是子宫癌?
子宫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也有的只表现为白带多有味,或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有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随着普查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所以女性朋友自己也要意识到妇科体检对于子宫癌预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小编有话说】
对于鸡肉含有激素这个言论,微博上确实夸大其词了,子宫癌难不成是吃鸡翅吃出来的,如果大家对子宫癌了解的话,就知道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宫颈糜烂、性卫生不良、早婚早育、有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不过话说回来,外面卖的鸡翅鸡爪这些还是要少吃,毕竟不怎么卫生,小编喜欢做菜,都是自己买回去腌制烤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