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调查

食品安全试纸检测结果有误差 方法还需完善

来源:重庆3·15消费维权网 2012/12/27 15:40:36 关注度:2609879次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广受大家关注,在出了众多食品安全事故之后,人们在吃东西的时候都不放心了,老怕吃出事,于是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都出来了,连检测食品安全的试纸、试剂都有卖的了。可是,这些试纸、试剂真的有用吗?

食品安全自检方法层出  

食品安全自检方法层出

食品安全检测试纸、试剂网上热销

  近来,食品安全检测纸和试剂在网上热卖,范围涵盖蔬菜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碘盐碘含量、注水肉的检测等等,种类繁多。在淘宝网上搜索“食品安全检测”,发现此类快速检测的试纸试剂有上千种,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

  在网店上看到,“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纸肉制品检测10条装”售价31.5元,“加碘盐中碘含量快速检测试纸10次送1次装”售价40元,“地沟劣质油快速筛查试剂盒快速检测100次标准套餐”售价2380元,还有“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卡液态奶婴儿奶粉饲料自检条”一条17.5元……各种肉类、奶粉、食用油、饮用水等相关的安全检测试纸或试剂几乎都有。

  在另一家网店看到,该店销售的“农药残留速测卡20次装”售价24元,“食用油酸价速测盒快速检测自检50次装”标价90元……各种与食品相关的各种安全检测试纸或试剂也几乎都能找到。我们还发现其中一户商家的成交记录显示,短短两天内就卖出了上百件,而购买者给出的评价也不错,诸如“产品很好用,操作简单”“还不错,几分钟就能检验出结果”“今后吃东西更放心了”等等。

淘宝上卖的检测试纸截图  

淘宝上卖的检测试纸截图

  逛过多家淘宝店之后发现,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菌落总数超标的测试片、食品漂白添加剂二氧化硫的检测管、食品中重金属铅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中甲醛、福尔马林防腐检测剂、芝麻油纯度快速检测试剂、食用油中矿物油快速检测试剂、木耳硫酸镁检测试剂等,在网络上也都能找到。除了能检测化学成分超标的试纸试剂,还有一些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问题的快速检测试纸产品也很受欢迎。

操作简单,检测快速

  这些食品安全检测试纸试剂单次检测成本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除了价格比较亲民外,它的最大卖点在于店家们宣传的“操作简单,几分钟就出结果。”这些看上去很高深的检测试纸和试纸盒,使用方法并不复杂。

  卖家在产品介绍中都详细说明了使用方式和示意图,按照介绍操作确实不难,市民在家里就可以操作,就拿一款肉制品亚硝酸盐检测试纸来说,按照说明,若检测样品是液体,可直接取样,将试纸放置之后取出与色卡比对即可;如果是固体样品,取5g剪碎样品于比色管或烧杯中,加纯净水或蒸馏水5ml,充分振摇后,浸泡10分钟取清液,参照上述方法比对即可。

  对于消费者一直关心的蔬果表面的农药残留问题,在淘宝相关卖家看来,只要一个农残速测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消费者只需在要检测的蔬菜菜叶上滴2滴到3滴的药水,然后用试纸压在蔬菜表面进行检测,这种农残速测卡可以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酸酯这两大类用量较大、毒性较高的杀虫剂的残留情况。有买家留言表示,经过检测后吃蔬果放心多了。

专家观点:检测结果有误差,仅供参考

  价钱不贵、操作简单、快速出结果……各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纸试剂看上去很方便,但是否实用呢?专家对此指出,这种快速检测仪器并不具备科学性,仅能作为简单判断。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说,一种食品里的有害成分是否超标,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和专业仪器来检测,并非是这种简单的仪器和简单的操作可以鉴别的。“从科学性上来说,这种简单检测出来的数据也是不准确的,不具备科学依据的。如果检测出来超标了,这个检测结果法律上是不认可的,打官司还是必须经过专业仪器检测才行。”不过,他同时强调,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常识来增强自家餐桌的安全。他指出,普通消费者用这种快速检测试纸试剂做一个初步的判断是可以的,可以指导自己吃得更放心。

  他同时提醒,目前市场上类似检测仪器很多,但产品鱼目混珠。另外,因厂家不同、生产工艺的区别、各产品准确度和灵敏度不同,加上普通消费者并非专业人士,操作上也容易出现失误,因此检测数据也可能存在误差,消费者只能把检测结果作为参考,如果怀疑购买的食品存在问题,最妥当的办法还是到专业机构进行复检。

温馨提醒:安全消费“十注意”

  一、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四、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五、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七、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八、购买肉制品、腌腊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放心店”购买,慎购游商(无固定营业场所、推车销售)销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

  十、不购买和食用三无产品

安全食品辨别有道

安全食品挑选有方法  

安全食品挑选有方法

  方法一:识破以假乱真的“变脸”食物

  挑牛肉:最好的方法是别到小摊贩、农贸市场买牛肉,大超市的牛肉进货渠道稳定,比较有保障。南庆贤教授说,目前国家对给食物上色、增香的添加剂规定还不够细致。“牛肉膏”不是不能用,按规定限量用在牛肉上可以,但用于将猪肉变成牛肉,则属于典型的欺诈行为。他研究了一辈子的畜牧业,在分辨肉类上可谓经验丰富:买肉时要看横切面,一般猪肉的纤维又细又松,牛肉的纤维又粗又紧;猪肉脂肪含量高,牛肉的脂肪比较少;从口感上来说,猪肉容易咬断,牛肉则有韧劲,不易咬断。何计国则指出,除了假牛肉,用羊油浸泡猪肉、鸭肉冒充羊肉的也屡见不鲜,最好的方法是别买20块钱以下的牛羊肉,容易有假。他提醒,在一些便宜的自助餐中,最容易出现假牛羊肉。

  挑食醋:一闻二看。据谭梁之所知,“化学醋”、“勾兑醋”从1997年就开始出现,这么多年一直屡禁不绝。家里买的品牌醋还好,像有些像街边饭馆、小吃店的醋,一打开盖,就有一股特别呛鼻的味道,而不是正常醋该有的米发酵后的香味,尤其要注意鉴别。这是因为冰醋酸是一种特别容易挥发的物质。一般来说,老陈醋的颜色深、发黑,米醋的颜色淡,发棕,“化学醋”的颜色更淡,而且味道非常酸。

  方法二:辨别黑心“有毒”食品

  挑鱼类:首要准则是新鲜。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曾出台过一个非常权威的水产品购买指南,具体挑选方法是:生鲜鱼的眼睛应该是清澈而且稍微凸起的、腮鲜红没有污垢、鱼身和鱼肉应该有韧性、有光泽。

  一般来说,买鱼时可以先闻闻它的味道,如果外面刷了银粉,会有股刺鼻的油味。刀鱼的皮非常薄,用手轻轻一粘,就能粘下来。而刷了银粉的死刀鱼,往往变质后皮已经掉了,这层银粉是不管怎么粘都粘不下来的。鱼肚子里的水银不太好看出,但只要打开鱼腹,就会滚出来。

  专家说,除了刀鱼造假,市场里用普通黄鱼刷上柠檬黄和明胶等物质熬成的糨糊,冒充黄花鱼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两者价格能差上十几倍。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用餐巾纸一擦,纸上发黄,肯定是染过色的黄鱼。

  方法三:躲开“染”出来的漂亮食品

  挑生姜:“脏”点的最好。姜在窖藏时埋在沙土里,要想买到放心的生姜,最好是上面沾点泥。“毒生姜”一般要先洗后熏。熏过的姜不仅干净,而且颜色浅,水嫩嫩的,发亮,皮薄,轻轻一搓就掉了。正常的姜则颜色发暗、发干。如果自己实在不会判断,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姜都去皮吃。因为硫磺熏制只会对姜皮造成影响,对姜肉影响不大。

  挑豆芽:细长有须的更天然。用尿素等违法添加剂泡发的豆芽,一般又短又粗、没有根须。由于水分含量大,看上去非常饱满、亮晶晶的。谭梁之说,他亲自试验过很多次,这些豆芽炒菜时一加热,尿素中的氨、氮等物质就会挥发出来,有明显的尿骚味。用清水泡发的豆芽一般是细长、有根须的,颜色发暗,豆子的芽胚发乌,水分含量较低。

  挑芝麻:三招辨出“染色”芝麻。一看颜色,染过色的又黑又亮、一尘不染;没染色的颜色深浅不一,还掺有个别的白芝麻。二闻味道,没染色的有股芝麻的香味,染过的不仅不香,还可能有股墨臭味。三、用餐巾纸蘸点水一搓,正常芝麻不会掉色,如果纸马上变黑了,肯定是染色芝麻。有些黑米也可能被染过色,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用牙咬开,里面是白芯,就肯定是用白米染成的。

相关链接:

安全食品挑选有道 牢记七字诀

食品也评星 食用更放心

■ 小编有话说

解决问题还得从源头做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然而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真让老百姓担心起这片“天”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又有什么能够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呢?

  小编觉得,要根本上的解决问题就得从源头做起,应对人民每天需食用的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严加控管,净化市场源头是重点,这一步抓好了,购者才放心。对于这些源头的监管人员和工作人员就更得担起食品安全的重任了,要把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看得和自己的一样重要,让大家能真正放心大胆的吃。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