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染发须防皮肤过敏 染发前先试验不可忽略

来源:重庆3·15消费维权网 2013/2/7 10:57:00 关注度:166303次

  离春节没几天了,在节前不少人都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然而几乎没有人在染发前进行过皮肤过敏试验,致使发生染发过敏的患者开始增多。亲们,染发前先试验这一环节真的不可以忽视哦。

染发前记得做皮肤过敏试验

染发前记得做皮肤过敏试验

染头发过敏差点毁容

  50岁的老高在外打工已经有10年了,老伴想给老高头上的白发染一染,好好改善一下形象,精精神神地回老家过个年,没想到这一染,却差点让老高毁了容。

  染后,老高本来还挺满意,觉得年轻了很多,但没过两天,老高就发现头皮开始发痒,接着更是整个头皮、额头、眼眶、脸部就出现了大面积的红斑。去了医院之后,老高才知道自己是染头发过敏,患上了“染发皮炎”,吃了些抗过敏药症状才有所缓解。

  “已经吃了半个月的药,脸上疤痕还没消,晚上还是很痛很痒。”老高为此花了1000多块钱医药费。他找到卖染发剂的超市,对方答复说可能是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使用造成的。

  记者注意到染发剂包装上特别标注了提醒说明:该产品含有苯二胺类、间苯二酚,对某些个体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染发前需做过敏试验。要48小时后无红肿发痒才可使用。

植物型染发剂也可致敏

  染发皮炎属于接触性皮炎的一种,多数因染发剂中化学物质过敏所致,主要症状是染发后头、面、四肢甚至全身出现皮肤红斑、丘疹、肿胀、瘙痒或渗出,严重时会诱发全身的高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以往染发皮炎患者多是因使用了“劣质”染发剂引发过敏,而近几年很多患者表示自己使用的是植物型染发剂,“不应该”过敏。对此医生表示,尽管现在市场上很多染发剂都打着纯天然、植物型的宣传亮点,但为了达到头发持续着色的效果,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成分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与头发里的蛋白质结合,变成完抗原导致染发皮炎的发生,这一点没有疑问。植物性的染发剂确实存在,但是不会有亮丽的黑色,持续时间也不会大于两周,建议消费者要掌握这个知识,以免被误导。

染发前应先试验

  烫发和染发用品均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使用时须遵循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为最大限度减少染发皮炎的发生,医生建议消费者在染发前两天,应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用棉花棒蘸取硬币大小的未混合染发剂,涂抹于耳后,待干后再涂抹一次,如此重复2次或3次,停留48小时勿洗去。48小时内测试部位若有异常反应,就不能使用相应产品。或者选择耳根后方的一小撮头发做染发剂测试,而且最好每次染发前都做一次。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从而避免染发皮炎的发生。

  从医学角度讲,上述测试方法不是很规范,规范的方法是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化学物质的接触过敏检测,这是一个系统的检测方法,如果出现对苯二胺等的阳性反应,提示此患者要终生避免染发或类似过敏物质的接触。目前医学还没有对接触过敏原有效的脱敏治疗方法,只能用规避的方法解决。

染发过敏者应终身禁止染发

  医生建议,对怀孕和产后的妇女、病中及病后恢复期患者,最好不要染发。自行购买染发产品时要尽量选用正规厂家的产品,须知染发液成分越复杂、杂质越多,其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要仔细查看商品的成分、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限或限用日期、批号等。对于进口染发剂,应查看其进口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中文产品名称、制造者名称、地址及经销单位注册的名称地址,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原则上染发的时间间隔越长越好。使用永久性染发剂,最好1至2个月一次;半永久性染发剂比较安全,1至2周以上为佳。一旦发生染发过敏,应把头发剪短,男性患者可考虑理成光头,每日用偏凉的温水冲洗3次,每次10分钟,之后吹干,切忌烫洗。病情较轻的话可以自行口服维生素C及抗过敏药,如扑尔敏等,如出现严重的红斑渗出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染发过敏患者应终身禁止染发,因为接触过敏反应一次比一次重。

相关链接

  纯植物是推销噱头 “无毒”染发剂使头皮发炎

■ 小编有话说

保持自然是很美的哦

  很多人为了漂亮、时尚、潮流去染头发,其中不乏儿童、青少年等,完全忽视了染发存在的危害,在染发前几乎没人做过皮肤过敏试验,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过敏。其实,小编觉得黑色的头发是很漂亮的,没必要去染,染了有时反而有种不自然的感觉。即使要染发,也一定要选好的品牌,染前先做个试验,最好每次染前都做一次,因为不会试验不过敏就一直不会过敏了。一些中老年人为了遮住自己的白发也常去染,小编提醒大家,不要随便买街边的便宜染发剂,为了安全,到信誉好的理发店染发有保障些哦。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