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红包”满天飞别忽略安全隐患

来源:河南日报 2015/2/13 15:39:45 关注度:599657次



       春节临近,网络红包成为大家提前拜年的热门方式。“还没过年,已经红包满天飞了。你的手机被红包‘刷屏’了吗?”2月8日,网友“来来回回走”在大河网大河论坛(bbs.dahe.cn)发帖,引发热议。

  失联多年的朋友抢红包时出现了
  网友“景月水恋”:最近一周,我的微信里异常热闹。给我发链接求点赞的、朋友圈求分享的,甚至有号称直接发福利的,真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好友我甚至都记不起是谁了。不过他们目的倒很一致:帮忙把手机里那个看不见、但确实包含真金白银的红包做大。十几家大大小小的电商企业,发起了多轮抢红包游戏,都让我在朋友的分享中见到了。如此传播效率,真得感叹一句:科技的力量是伟大的!
  网友“水中石头”:感谢移动互联网时代,感谢发起网络红包活动的个人和公司!是他们让我真切地知道,我那远方的朋友一切安好。五年没见过的大学同学,十年未联系的儿时玩伴,居然都在春节前夕神奇地给我拜年了。当然,是通过手机拜年的,而且还送来一份小小的红包。这红包收下,我还得再给别人送出去。游戏规则如此,我也得跟上潮流是吧?
  @好美的人生:躺在多个通讯簿里,但已“失联”很久的朋友们,元旦以后纷纷现身。我的手机被他们发送的大大小小的“红包”刷屏了。只是,为了红包才匆匆现身的朋友,总让人感觉有些奇怪。
  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
  网友“香水百合”:中国人过春节一直有发红包的习俗,不过去年手机抢红包一夜走红之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包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红包了。红包从现实走向虚拟,从单纯的人情往来,到如今包含商业、社交、文化、公益等多元含义。这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未来有一天,或许我们不再用微信抢红包,但是你永远也挡不住人们尝试新鲜事物的脚步。
  网友“旭rd升”:手机红包这么火,我们不妨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它。19世纪火车刚诞生时,也有很多人嘲讽那笨重的钢铁巨兽,甚至说它还没马车快。可如今,您还会拿风驰电掣的高铁和马车比吗?手机红包,金额不大,礼轻情义重。大家尽情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吧!
  @水中花:过年领红包,是很多孩子最兴奋的时刻。如今,这一民俗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有了更广泛的延伸。网络红包,就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民俗完美融合的产物,商业性、娱乐性、大众参与性兼具。希望这样的好创意、好策划能在中国频繁涌现。
  监管存真空须防网络诈骗
  @昨夜问天:红包这个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关键是得有人监管。毕竟是和银行卡绑定的,涉及个人的金融财产安全和隐私,一定要慎重,不然肯定出乱子。
  @ac98:挺反感的,都是忽悠人的!现在欺诈满天飞,天上不会掉馅饼!朋友间发红包还可以,但是商家的红包要求朋友助力才能领取,能否领到、又有什么要求就不晓得了。

  网友“繁花半里”:移动互联网支付便利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方便生活,不会用的很容易被坑!特别是一些不熟悉电子产品的老年人,以及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极易受到网络诈骗的伤害。对于在线交易,监管应该比面对面的交易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保证大家玩得放心、开心。(记者 黄岱昕)

(本网责编:陈宏)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