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金融 >

筑牢防火墙 农行教你看懂电信诈骗套路

来源:重庆3·15消费维权网 2017/3/21 16:50:26 关注度:52623次
       近年来,花样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困扰着我们的生活,骗子们利用社会热点,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令人防不胜防。农行重庆市分行通过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和安全管理、严格账户分类管理、监控异常交易、加强客户宣传和员工培训等措施,从源头上治理电信诈骗取得成效,累计发放宣传折页 10 万余册、向客户发送提示短信3000 万人次,控制冻结涉案账户存款5598.94万元。2016年堵截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2起,挽回客户资金损失480万元。
       重拳出击 源头治理
  去年8月,农行重庆市分行成为市反欺诈中心首批入驻会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快速查询冻结涉案账户。在反诈骗中心试运行期间,就协助阻截170万元QQ网络诈骗,打响了我市电信诈骗案件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冻结的第一枪。

  为从源头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该行积极围绕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全面推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加强收单商户管理等方面,落实具体措施,出重拳,用实招。严格柜面客户信息查询控制、严防征信查询风险、切实强化新开户管理、开展线下商户终端现场检查等一系列措施,加大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力度。


  此外,该行还通过搜集整理阻截电信诈骗的成功案例,形成电信网络诈骗防骗手册,利用网点晨会组织培训学习,提升业务人员、 柜面人员、 大堂经理以及网点保安的识骗、防骗和应急处突能力。同时,农行重庆市分行对员工发现并拦截电信诈骗实施奖励机制。2016年,该行员工发现、介入成功堵截电信网络诈骗152起,挽回客户资金损失480万元。


  筑牢“最后一道防火墙”

  “快帮我查下我的银行卡余额……”2017年3月10日上午11点,一青年女子慌忙地跑进农行铜梁蒲吕支行营业大厅,慌忙而焦急。女子哭着说自己可能被骗了,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出去了……。大堂经理经过查询发现,客户把农行卡内1万多元在庆隆信用社的ATM上转至到中部平台;马上帮助客户在自助机具上撤销交易,ATM上查询余额显示钱回到客户卡中,客户激动的心情才稍微平复。


  险些被骗的客户姓童,3月10日,她接到一陌生男子电话,男子告诉她有一笔幼儿奶粉补助费要退到她的银行卡上。童女士刚生完宝宝,该陌生男子又能准确地说出她和小孩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没有过多怀疑就到附近的ATM上按男子的指令接受奶粉补助款,结果卡内1万多元的余额就消失了。

  农行重庆市分行相关人士介绍,去年12月1日起,一批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维护网络支付安全,净化账户环境的新规已正式实施,ATM机转账提供24小时内的交易撤销服务,消费者拥有了24小时的“后悔权”,期间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撤销转账。像童女士这样在24小时内发现的,都可以撤销转账。


  搜集常用套路警示市民
  农行重庆市分行广泛组织面向大众的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推送手机微信短信信息、开办案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客户群体识假防骗能力。
  电信网络诈骗都是有套路的。农行重庆市分行的专家通过分析2016年堵截的上百起成功案例,总结出以下常用的诈骗套路,提醒市民谨防受骗。
  壹    中奖兑积分
  1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诈骗人员以“非常6+1”、“奔跑吧 兄弟”等热播综艺节目的名义群发短消息,称你被抽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你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2银行卡消费提醒诈骗
  冒用银行客服号码发送短信提醒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有多少积分,可以兑换成多少人民币,并提供网站链接,点击就中招。
  贰     冒充发福利或催款
  1冒充民政等部门发放补贴

  诈骗人员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贫困生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救助金、助学金、二胎补贴等,要其提供银行卡号,后以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将钱转走。
  2冒充客服称电话、电视欠费
  诈骗人员冒充电信公司或广电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或电视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叁    老师老同学邀你看照片
  1学校老师的短信

  称孩子近期学习成绩下降,并提供了链接可点击查看详情,点开链接进入了一个网站后按照要求点击注册,钱瞬间可能被转走。
  2发送聚会照片链接诈骗

  骗子发来信息称整理了同学聚会照片,有空记得看,并附上照片地址,只要打开网页,木马病毒就会窥视手机里的个人信息,盗取网银账户和密码。

(本网责编:陈宏)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