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焕新归来的观音桥商圈北城天街B馆刷出新纪录:5天迎客超100万人次,营业额6600万元。整个黄金周,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总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15.8%。
记者了解到,观音桥商圈通过空间重构、场景焕新、服务升级“三驾马车”,构建起“全时全域全维”的消费生态圈。
空间重构 老地标成为新引擎
“榕树广场光影太出片了,老地标注入了新定义。”“五一”期间,北城天街B馆凭借通透玻璃幕墙、悬浮式生态空间等设计,日均吸引超20万打卡客流,成为城市消费新磁场。
去年6月30日,这个承载山城商业记忆22年的“初代顶流”启动焕新计划,分期整体改造外立面和外部景观环境。
“在空间设计上大胆创新与突破,实现了商业空间与公共生活的有机平衡。”北城天街推广负责人朱丽介绍,全新的玻璃幕墙充满了现代时尚气质;高街花园将原有的封闭空间解构为两层挑高,顶面改为透光天幕引入自然光;榕树广场创新融合古树、下沉空间与建筑光影。
292天完成改造、8个月同步招商引入100余家品牌店,今年4月18日,北城天街B馆焕新归来。
“不只是B馆,‘我在重庆’巨幅广告走红后,我们迅速启动一屏、一桥、一花艺大道焕新升级主题街区,每天打卡人数达8万人次。”观音桥商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施海萍介绍。
这只是焕新行动的序幕。观音桥商圈正提速建设中環万象城、空中连廊、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等“三大载体”,迭代“我在重庆”“星桂坊”“太阳谷”“嘉陵光影”四大街区。
其中,中環万象城建成后,将填补重庆百亿级高端商业缺口;空中连廊衔接商圈周边6个轨道站点、19个公交站点,串联11个商业居住组团,形成总长4.1公里的“一环两轴”连廊体系。
老地标正在成为新引擎。未来,观音桥商圈将形成中環万象城—观音桥步行街—北城天街—北仓文创街—大九街—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大商圈”布局,核心区面积将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3.6平方公里。
场景焕新 老商圈焕发年轻态
5月3日晚上,一场足球赛在星光68广场星光甄选影院激情上演,100余名球迷齐聚影院,一边看球赛,一边享受商场提供的专属“球迷套餐”。
“‘影院观赛’新玩法,让高端商场成为球迷狂欢地,集聚了人气、带来了商气。”星光68广场商业总监欧祥介绍,他们去年6月就与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合作,在商场开设了第二观赛现场。此后,双方合作不断:去年7月,近20位商场会员乘坐问界M9现场观赛;8月,联合阿维塔汽车开设重庆首家铜梁龙足球限时店;今年3月,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出征仪式在这里举行。这些合作为商场带来10万人次的客流,提升销售额近500万元。
“消费场景,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欧祥说,星光68广场一直注重消费场景打造,推动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除了亚洲最大室内单体海洋馆,还落地了国内首个治愈系香氛玩偶品牌——FUFUSOUL西南首展,展览吸引超3万人到店打卡,带动商场客流量提升39%。
新场景新体验聚集新客流,目前,观音桥商圈18—35岁青年到访群体占比超过60%,老商圈正在焕发年轻态。
据统计,观音桥商圈现拥有4大主力百货、10大购物中心,已累计引进首店、首牌120余家,汇聚了30余个国际顶级品牌、300余个区域首店和旗舰店。
服务升级 上线首个数字商圈驾驶舱
前不久,成渝双城科普文化周在观音桥商圈远东城闪亮登场,吸引成渝两地超2000个家庭参加。
远东城项目总经理石湧介绍,2004年,台湾远东百货将进入大陆的首家门店落户观音桥,去年又在这里打造大陆首座远东零售旗下购物中心项目重庆远东城,“选择观音桥,关键在于营商环境好。”
去年5月1日,远东城开业,太阳谷景观公园同步建成投用,与远东城户外无缝连接。依托3万平方米公园,远东城拿出5万平方米用于公共区域休闲体验,打造集精品零售、特色美食街区、亲子互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式商业。
“地面有公园配套,地下有车库路网。”市民刘冰经常带孩子来远东城。他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购物选择,还有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便捷的通行条件。
目前,远东城已汇聚150个品牌,其中超30%为区域首进和旗舰品牌,首年即实现2.1亿元销售额,单日峰值客流达7万人次。
“优化营商环境,既抓硬件,也抓软件。”江北区委组织部信息管理科科长张泷介绍,观音桥商圈还在全市率先上线商圈数字驾驶舱,依托AI数字赋能,探索超大商圈智治新路子。
今年“五一”期间,“我在重庆”大街区网红天桥多次出现人员超限。因为有AI预警,商圈执法大队及时限流,确保了安全。
此外,观音桥商圈还打造“红小桥”党建品牌,创新“1+4+N”企业服务机制,组建“小桥帮办团”,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商会,一体推进活动审批、招商服务、平安稳定等惠企工作。
如今的观音桥商圈,单日最高人气达105万人次,2024年被商务部认定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标志性”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