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一批摩托车领域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燃油箱安全性能、灯光信号装置、操纵指示符号等多个方面。新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提升摩托车产品质量水平,强化安全性能监管,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升级。
其中,《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新标准全面提高燃油箱的安全门槛。新增了耐压试验、翻转试验以及非金属燃油箱的渗透性检测等关键项目,进一步确保油箱在复杂环境下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此外,标准强化了燃油箱装车要求,明确提出避免燃油滴落至排气系统、发动机等高温部位,以防引发安全事故,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强有力的风险防控支撑。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光信号装置》以及《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照明及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则针对摩托车灯具领域进行技术升级,吸收行业最新成果,提升整体灯光系统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新标准在扩大允许安装的灯具类型基础上,将昼间行驶灯、弯道辅助灯、紧急制动灯、追尾警示灯、踏步灯等新型光源纳入规范,有助于提升骑行过程中的可视性与安全感,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配置选择。
针对操控指示系统,《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标准进行了更新,补充了电动摩托车专属图形符号,涵盖昼间行驶灯、自动启停、胎压报警、低电量提示等关键功能标识。
这一更新不仅为国内摩托车产品的智能化、差异化发展提供标准依据,也有助于摩托车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适配性与识别度,推动“中国制造”进一步“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