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旅游 >

重庆酒店品牌 门外汉超本土

来源:重庆商报 2011/9/5 16:23:36 关注度:96598次
    第二届世界酒店联盟大会昨日落幕。来自国内外的旅游、酒店业专家昨日为我市酒店业投资者献上国际视野的酒店投资秘笈,世界酒店联盟发布《第二届世界酒店联盟大会重庆共识》称,重庆将成为世界酒店投资人的最佳栖息地之一,大会上,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重庆金科大酒店两家五星级酒店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品牌酒店。

 

 然而,就在上周末举行的世界酒店联盟大会上,亮相的重庆本土酒店品牌寥寥无几。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让本土酒店品牌突围?

  

    我们与市旅游局官员、行业专家以及市内外品牌酒店负责人共同探讨。

  

    尴尬:本土品牌少 门外汉多

  

    重庆商报:本地酒店业具体是什么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定国:重庆本土酒店确实气候不大。高星级酒店方面,主要有重庆旅投集团的两江假日系列酒店、金科地产的金科大酒店,以及隆鑫地产集团修的一些酒店,其它则主要是引进的国外酒店品牌。目前,一共有15个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进驻重庆。

 

    经济型酒店方面,重庆市场也主要被莫泰、如家、汉庭快捷等占据,锦江集团也有在重庆的连锁店,总的来说,咱们本土知名品牌确实很少。

  

    艾兆青:如此局面和经济环境相关。在沿海,仅一个携程系,就带出来了如家、汉庭、7天等一系列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一个个都做成了上市公司。

  

    而本土酒店品牌的创立者,更多的是民企老板,其主业不是酒店,做酒店的目的仅是圈钱,或者为主业配套。金科的主业虽是地产,但同样重视五星级酒店的开发和建设。最近两年每年有不少于10家酒店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我们介入管理,但是都被拒绝了,毕竟我们才刚学会“走”。

  

    汤家骥:这不仅是重庆的问题。现在酒店业的发展不是完全基于市场调节,还有地价也是限制本土酒店发展的原因之一,本土酒店投资者如果花高价买了好地段,不投资高星级酒店就赚不回来,如果想找便宜的地,则地段不好,投资者难以平衡。

  

    突围:弯道超车 特色取胜

  

    重庆商报:本土品牌如何寻找机遇?

  

    艾兆青:我认为本土品牌应该多些自信。国际酒店品牌大都经历了数十上百年的历史,他们拥有庞大的连锁体系,虽然在管理经验的积累上有优势,但是庞大的体系让他们更注重标准化的品牌形象,这就让他们对于地方的适应性减弱。

  

    首先,如在餐饮上,他们适应中国市场的能力有限,国际品牌最拿手的还是西餐。我们把中餐作为自己的品牌。每年我们酒店要求有200道新菜推出——在金科大酒店,婚宴每桌3800元起价,在重庆市场基本上是最贵的,但受欢迎。

  

    其次,服务体系的建设。到酒店消费的大多有一定社会地位,在我们的酒店,每到高峰时段,老总亲自到大堂迎客,客人觉得体面。

  

    同时,我们的激励机制也有创新。举个例子,我们的服务员收入可以超过销售人员,达到酒店中层干部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客人到酒店重复消费,并不是因为酒店的销售,而是因为对酒店服务的认同。

  

    苏泽霖:本地酒店品牌更知道客人需求。例如我们星际酒店,会专门针对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客人做策划,开展许多好玩的活动让客人对我们印象更深刻,这就是基于我们对本土市场的了解。

  

    前景:大量掘金机会来临

  

    重庆商报:本地酒店业的前景,诸位如何展望,此外如何在外围推动?

  

    艾兆青:重庆不是提出了5年发展100家五星级酒店的目标吗?这对于重庆本土品牌来说将会是机遇。以五星级酒店为例,虽然国际品牌已经占到了数量的80%,但是未来五星级酒店发展的主战场,已经放在了区县,这将会为本土品牌创造一个很好的舞台。个人认为,在这100家五星级酒店中,至少将会有1/3甚至1/2的数量是国内品牌,其中也将会有重庆品牌的身影。

  

    汤家骥:酒店行业的发展是一种商业行为,体现的是自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只有按照商业规律、顺应需求来发展酒店业,才能促进本土酒店品牌的发展。因此,个人认为,在酒店发展的突破应该来自政府层面。

  

    苏泽霖:重庆还有很多机会,现在主要是发展刚刚起步。重庆的市场刚刚起来,之前还没有很多机会发挥,现在时机到了。

  

    从大环境来讲,首先当然是需要推动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让景点多一些;交通方面,最好航空公司的优惠能吸引更多游客;商务方面,如果能有更多项目投资方面的客人过来,进行投资商业方面的活动。

 

(责任编辑:王爽)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