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热点

有进无出的药品安全黑名单

来源:重庆商报 2012/8/16 11:24:42 关注度:1825934次
    首次建立该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药企不良记录将一直保留

    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将对严重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受到行政处罚的生产经营者及其责任人员建立“黑名单”。同时,要求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其政务网站主页的醒目位置设置“药品安全‘黑名单’专栏”予以公布,消费者将可随时登录查看。该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申请过程不规范也会入黑名单

    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他表示,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地建立药品安全“黑名单”规定。对进入“黑名单”的药品生产企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记入监管档案,实施重点监管。在实际监管中,将增加检查和抽验的频次、责令所涉经营单位定期报告质量管理情况等。

    同时,重庆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进入“黑名单”并不意味着药品质量出现问题。例如,在《规定》列举的7条被纳入“黑名单”的情况中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其他资格的。”这说明进入黑名单的原因可能是出在申请过程中,而非药品质量上。重庆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药品的质量不合格,将按照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进行处理,而《规定》更多的是从多方面督促企业自律。因为一旦进入黑名单,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社会信用度将受到很大的损害。

    有进无出 药企压力大

    记者注意到,《规定》中提到,在“药品安全‘黑名单’专栏”中公布违法生产经营者、责任人员的期限,应当与其被采取行为限制措施的期限一致。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行为限制措施的,公布期限为两年。在公布期限届满,“药品安全‘黑名单’专栏”中的信息转入“药品安全‘黑名单’数据库”,供社会查询。“也就是说,一旦进入黑名单,就像个人的信用记录一样,有了一次不良记录,就将一直被保留。”该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消费者可以一直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政务网站上查询到记录,这将成为药品企业的警示牌。

    重庆医药商会会长、陪都药业董事长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非常严格,“黑名单”制度让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旦进入“黑名单”,企业的品牌就出现污点,在现代资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终端客户和经销商将很快知晓,这将对药品生产企业将来的经营发展非常不利。“中小企业一旦进入黑名单,由于资金短缺、信用度下降,将很难扭转发展劣势。”重庆华森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伟表示,《规定》的实施对药品生产中小企业将形成很大压力。同时中小企业还面临改进设备、引进人才导致的成本增加和市场上药价不断放低等压力,“黑名单”的建立无疑将是中小企业身上的另外一层隐形压力。

    见习记者 刘秋凤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