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市工商局文件指出,今年以来,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维护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在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热情、专业的维权服务上作突破,着力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让老百姓放心消费、科学消费,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消费维权网络机制,为消费纠纷的多元化解决开辟“绿色通道”。
(一)进一步拓展消费纠纷诉调渠道
各区县消委会、工商部门、基层法院间建立了诉调快速对接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街建立消费者维权站4845个。
(二)切实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1——11月,全市消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6万件,解决率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90余万元。
(三)围绕热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揭露你身边的潜规则”和“挑战餐饮行业潜规则”活动,同时,启动电信运营商上网流量检测、服装类产品质量比较试验、银行业消费者评议等活动。
二、注重民生问题,推动成立专业组织机构,着力解决通讯、汽车、保险三大热点领域维权难的问题。
(一)在西南地区率先成立手机检测中心
2011年9月,市消委会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下属泰尔实验室,共同成立西南首家通讯产品消费争议技术鉴定服务。
(二)推动组建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
牵头与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汽车商业委员会、汽车研究所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制定完整的操作规程,创新性建立集体诉讼、败方承担律师费、惩罚性赔偿3项制度。
(三)联合设立保险协会消费者投诉监督站
与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同成立消费监督站。今年全市消委系统共受理通讯、汽车、保险类产品投诉1587件,解决率达到98%。
三、加强宣传引导,创新消费教育形式,增强消费者自我维权能力,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一)搭建网络宣传教育平台
先后在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开通消费维权官方微博,集网上投诉、咨询、警示、教育、宣传等功能于一体。今年以来发布微博7554条,拥有“粉丝”35万人,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开展消费维权知识进校园活动
联合市工商局、市教委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一本书”、“一次讲座”、“一次体验”等“九个一”活动。
(三)发布消费警示及时提醒消费“陷阱”
目前,已发布“警惕手机流量偷跑”、“汽车消费八大侵权行为”等4期消费警示提示信息,全市消委系统发布消费警示信息20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