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后,大学生求职、农民工务工求职的高峰也随之到来,由于求职者找工作心切,使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招工市场上各类招工诈骗案件逐渐增多,对此,小编要提醒所有的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招工陷阱多花样 求职者须多加防范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心切,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打着招工的幌子,以层出不穷的虚假手段进行诈骗,给无数求职者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
招工诈骗防不胜防,市民小李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当时应聘的是仓管,对方让他先到培训点,让应聘的几个人先交押金1000多元,之后等通知。“后来我们就回去了,就没有再联系过。”小李说。
被诈骗的不止小李一人,市民老王有一次找工作没签合同,第一个月工资是1500元,然而到发工资的时候是1300元。现在老王吃一堑长一智,说下一次找工作一定要签好合同。
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过后正是务工人员找工作的黄金时期,一些不法分子乘机作案,他们“费尽心机”利用劳务市场、中介、网络等途径实施诈骗。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目前主要存在的诈骗方式如下:
一、“演双簧”骗取费用。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二、“捉迷藏”借口敷衍。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宣传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一般应聘者求职心切,只能采取一档多投的方法以尽快上岗,只要能找到工作,且被骗钱财金额不大,也就自认倒霉了。
三、流窜作案玩消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才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或物是人非了。
四、通过网络要转账。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五、“找关系”钱财疏通。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为求职者找到“好”工作,但走后门总是免不了要花钱打点,于是便顺理成章地从求职者口袋中“掏”走了钱,事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六、发短信骗取费用。“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某服装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资3500元……”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诱使受骗者电话咨询,再以收取报名费、体检费、押金等名义诈骗钱财。
七、“监控面试”交押金。不法分子假装要对应聘者进行“面试”,事主如约到来,对方又来电话,说不用面试了,有关部门已通过监控录像对事主进行暗中“面试”,认为事主符合招聘条件,“面试”已经通过,过几天就可以上班。但是要事主先要交纳押金和体检费,公司不要现金,直接将相关费用汇入公司账号。随后,事主从银行向该账号汇入数千元钱。汇款后,事主打电话询问何时上班,被对方告知等候通知。此后,事主再也打不通对方的电话,才知上当受骗。
八、“男女公关”连环骗。诈骗分子先是在报刊和网络上以及印制街头张贴的小广告,打着“某酒店”“某俱乐部”等虚拟娱乐场所的名义,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的信息。等应聘人打来咨询电话时,诈骗团伙成员会告诉应聘人是去做“男女公关”,并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收钱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按约定时间带到某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包房内“面试”,面试时,对方就会挑三拣四,说对方穿着不行、身材不好等。于是骗子又带应聘者离开包房,告诉应聘者需要“包装一下”,借此要求应聘者再掏“服装费”,进行第二轮诈骗。
1、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其花言巧语。同时,找工作时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而逼迫交出钱财。
2、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工条件,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3、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
4、通过互联网方式应聘的,一定要首先确认该单位的真伪,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账号汇钱。
5、进城找工作最好与有打工经验的同村、同乡结伴或求教于他们,以少走弯路,不受骗。不要被街头的小广告所迷惑。街头的招工小广告往往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急于找工作的人,但这里不乏有旨为骗取钱财的黑广告,对这类小广告要慎之又慎,避免上当受骗。
6、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7、一般单位的招工都有一套较为严格的招聘制度,对于声称通过所谓“监控面试”的要格外提高警惕,慎防上当受骗。
8、男女青年务工人员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谨慎前往,以防被骗。尤其是年轻女性,对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不要单独跟随招工者贸然前往,更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宴请,以防被抢劫和性侵害,或者误入色情场所。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季节是人们最为勤劳的时候,许多大学生以及外来务工者都开始忙于找工作,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开始,但过于急切,就很容易掉入诈骗分子的陷阱,找工作要慢慢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应聘的每一个工作都须了解清楚公司的背景、资质等。小编要特别提醒的是,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在网上找兼职工作,但网上各种信息过于庞杂,真假招聘都混在一起,大家在求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