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银行违规代销频发 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来源:南方日报 2013/9/2 10:31:36 关注度:203232次
    频频爆发的理财产品违规代销事件,不仅让金融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也让掌握着渠道优势的银行业机构形象蒙羞。
  在近期爆发的“泛鑫保险中介高管携款跑路事件”中,监管部门通报,根据银行自查,目前上海共有4家银行共8家网点的10名客户经理存在不同程度向客户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
  这并非孤例,此类银行违规代销现象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
  专家认为,打击违规代销,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要靠完善的法制环境和监管制度;二要靠银行业自律,更多发挥同业公会的作用;三要加强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普及。
  其实,监管不可谓不严。截至目前,“一行三会”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
  上海银监局今年4月曾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影响销售行为的流程管理、信息披露、网点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核心环节,采取分区销售、录音录像等措施规范代销行为。8月7日又发文要求银行严防非合作机构进入银行网点接触客户、介绍业务及推销产品。
  据了解,下一步,上海银监局还将进一步强化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违规销售行为黑名单制度,强化市场约束。
  专家建议,一方面,银行需要改革现有的营销考核机制,并不断加强内部基层营销岗位的定期整顿;另一方面,作为协调、规范行业经营的同业公会也不能得过且过,成为“摆设”,在强化金融行业自律上应更有所作为,发挥同业公会应有的作用。
  此外,现在的金融消费纠纷中,一方面是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但其中也有消费者自身缺乏基础知识的责任。据统计,全国性金融消费投诉热线“12363”在试点期间接到投诉4000多个,其中消费者误解的占比最大,达到30%。

  因此,金融机构同时也应认识到,金融知识普及也是金融机构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商业的可持续性才能延续。

(本网责编:陈宏)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