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知识

一个二维码,通行全流程——《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7月起正式实施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7/27 21:49:40 关注度:1081次

自2025年7月起,国家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落地施行。这一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商品数字化标识统一、提升流通环节数字治理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消费者仅需扫描一个二维码,即可获取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环保信息等一站式商品信息,扫码体验将更加便捷、安全、透明。

新标准的实施,着眼于二维码的统一性、兼容性与安全性,体现出以下几大关键特点:

一是“一码通行全球”,提升国际通用性。
新标准全面对接国际通用规范,二维码生成和识别机制与全球主流标准保持一致,使出口商品也能凭“一码”走遍全球。企业可通过印制网址型二维码,在同一个编码中整合商品标识、营销需求与出口标签要求,减少重复设计、提升管理效率。

二是“一码覆盖全部信息”,增强数据集成能力。
相比过去多个二维码并存的情况,新的二维码可承载更丰富的信息维度——从商品身份、生产批次,到数字标签、环保参数,再到检验报告、原材料来源,实现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条信息透明化,真正做到“一个二维码就是一份完整的商品档案”。

三是“扫码即查、查必有据”,强化信息安全与监管能力。
通过建立统一备案机制和检测流程,国家平台对二维码生成及应用实行严格管理,杜绝虚假链接、恶意重定向等安全风险。消费者可放心扫码,企业也能依托平台进行高效合规管理,防范“串货”“标签造假”等行为。

新标准的出台,有效回应了当前商品包装二维码“过多、过杂、过乱”的突出问题。在以往实践中,一个商品包装常常印有多个二维码,分别用于付款、验真、营销等用途,不仅增加消费者扫码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信息安全隐患。此次标准统一之后,将实现二维码资源整合,优化扫码路径,提升消费体验,降低企业成本

同时,二维码的智能化能力也将深度赋能供应链各个环节:

  • 对生产企业而言,可通过统一二维码实现出口商品的全流程追溯,杜绝窜货行为,精准记录生产细节;

  • 对销售终端而言,收银系统可自动识别商品保质期、批次信息,实现智能拦截过期商品;

  • 对消费者而言,扫码可实时获取产品成分、来源、检测报告等信息,有效规避“扫码陷阱”,增强消费信任;

  • 对技术服务商而言,国家平台统一提供支撑,减少多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平台建设效率。

业内专家指出,统一商品二维码标准,不仅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关键基础支撑,也为消费者权益保障和产品质量监管插上“数字翅膀”。通过二维码这一“小方格”,实现商品监管的“大治理”与产业链效率的“大提升”。

目前,国家二维码综合服务平台已向企业全面开放注册通道。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标准,帮助企业用好二维码、管好产品、赢得市场,推动我国商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迈向新台阶。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