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校园食品安全,围绕配送企业、校园周边餐饮店、校内食堂及社会共治四个环节,推行“提前排查、科技赋能、实地严管、社会参与”组合措施,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开学前一周,春晖路市场监管所启动“校园食安前置行动”,对校园签约配送企业及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餐饮副食店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配送企业的资质许可、仓储条件、运输温控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米面粮油等主副食“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对校园周边小餐饮店,则检查证照公示、食品保质期、环境卫生及“三无”产品清理,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为突破人工巡查局限,监管部门同步启用AI监控系统,实时识别“未戴帽子”“生熟混放”“垃圾桶未加盖”等12类违规情况,并自动推送至执法人员手机端,实现“问题秒发现、整改秒响应”。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区全部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本学期开学以来累计推送预警信息43条,均在当日完成整改。
同时,执法人员深入校园食堂后厨,对清洗、切配、烹饪、分餐等关键环节进行实地检查,重点查看“荤素分开”标识落实、餐具清洗消毒流程、食品中心温度及留样是否达标,确保校内餐饮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