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作品牌 > 合作品牌

76载变与不变:中国人寿以时代之笔书写守护答卷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10/20 20:03:31 关注度:624次
从1949年与新中国同生共长,到2025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已风雨兼程走过76载春秋。


在这个见证了中国金融保险业沧桑巨变的时间跨度,中国人寿始终以“人民至上”“服务大局”为信仰坐标,将“变”的勇气与“不变”的坚守熔铸于血脉,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历史累计服务客户总量超6亿人——数字背后,是寿险头雁用“变”的创新拥抱时代,以“不变”的初心守护民生的壮阔实践。其每一次突破都镌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以“不变”的初心引领“变革”的力量,书写了一部国有金融保险企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壮丽篇章。


不变的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变的是党建与治理的深度融合


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中国人寿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根本性、全局性工作。近年来,该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通过建立“党委前置研究”机制,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战略决策中得到贯彻;通过“党建+”模式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图:柜面“党员先锋岗”


中国人寿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基层党支部建设。截至2025年10月,全系统共有各级党组织5888个,其中党委399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5459个,真正做到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同步覆盖到哪里。全系统党员共6万余人,党员总数持续提升,组织基础不断夯实。营销员党员约1.8万人,全部纳入公司党支部管理。践行“四抓落实”,开展“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打造机关、条线、基层、营销员“四个党建品牌”,评选“两优一先”、“四强”党支部、优秀党支部书记,创建红旗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突击队、服务队,探索营销员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感动国寿”评选、国寿演说家活动,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人寿以党建引领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在助力乡村振兴、运营服务、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展现了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


不变的是服务国计民生的使命

变的是战略投资的智慧升级


作为国内发展最早的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之一,中国人寿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们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为基点,在时代变革中勇立潮头,在坚守使命中创新求变。


助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中国人寿始终扮演着金融“国家队”的角色。以1.8万个分支机构织就全国保障网络,落子“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持续延伸服务网络。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坚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绿色产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服务大局精准有力。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以实际行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积极参与黄金等创新品种投资,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增强投资组合多样性。



图:绿色投资项目


中国人寿通过债券、股权、债权计划等方式投资实体经济,涵盖“新基建”、“双碳”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关键领域。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设立百亿级科创基金,投资布局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市场机会做好跨周期投资布局,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稳定投资收益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注重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和获得感,该公司积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约2277亿元。


变的是服务手段,不变的是“金融报国”的使命——中国人寿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不变的是普惠为民的初心

变的是民生保障的精准触达


76年来,中国人寿始终以金融为民践行“保险姓保”的初心。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发挥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持续加大对边远地区的资源倾斜,积极向服务欠缺的地区提供保险服务,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西藏,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援藏工作,为西藏人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在同为高海拔地区的青海,该公司已累计为930多万青海群众提供保险保障;在黑龙江,积极助力边陲乡村构建“保险+养老”服务模式以及互助养老项目;在宁夏,通过“爱妮保”项目进一步扩大关爱妇女健康保险工作覆盖面,有效提升妇女健康水平。


同时,该公司响应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结合两乡地区风险特点,为农村人口定制多样化保险产品,有效缓解因病返贫和因灾、因意外返贫风险。目前,已形成包含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多险类在内的涉农保险产品体系。



图: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长护险失能评估申请


2024年,中国人寿参与承办超过200个大病保险项目,成为各地在大病保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效缓解了参保人的高额医疗费用开支压力,对支持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人次2.7亿、新增保险金额32.5万亿、向463万人次赔付158亿元。


此外,通过多元化业务开拓,中国人寿积极为小微企业、“两新”群体、学生儿童、特殊职业群体等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服务。2024年,中国人寿“两新”人群专项保险产品的承保保费规模达9.75亿元,保险金额约为1.1万亿元。累计为5691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累计承保保费规模2762.34万元;学生儿童群体保险共惠及少年儿童超7000万人次;团险渠道为约969万人次特定女性群体提供约1.6万亿元的保障金额;为约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成员提供约1.8万亿元的保障金额。


不变的是织密保障网的坚实行动

变的是构建“养老”到“享老”的供给革新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需求逐步提升。事实上,养老和健康是分不开的,必须要有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老有所养”的品质晚年。


这些年来,中国人寿积极落实大健康、大养老战略,“保险+康养”战略有序推进,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群体达1.4亿人次。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产品,还在服务端逐步推进多种模式的养老服务供给。



图:柜面服务人员为老年客户介绍适老化服务设施


在满足基本养老保障需求方面,中国人寿创新产品开发,为各年龄段的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养老保险产品选择。

不仅推出“鑫越稳赢(2025版)”“鑫颐宝(2025版)”等产品,升级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还推出针对中老年群体健康保障需求的“国寿银龄康爱医疗保险”和“国寿中老年骨安康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覆盖恶性肿瘤医疗、意外骨折医疗等多样化健康保障场景。


在养老服务布局方面,该公司秉持“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的养老生态建设理念,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多方式供给,加快在重点战略区域的布局。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落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在16个城市布局养老服务,已布局20个机构养老项目,推出四款“随心居”旅居产品,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不变的是多元赋能的动力

变的是数字化转型重塑的保险生态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人寿以“科技国寿”战略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


早在2012年,中国人寿就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总结了信息化“处理、传递、交付”的三个本原特征,并以此为遵循,一步步探索数字国寿的建设发展之路。伴随着中国人寿率先建成行业首个安全、绿色、弹性的混合云,在这条“云”途上,该公司从数据挖掘到敏捷组织的业务创新,从智慧服务到数字生态的价值发现,已实现科技架构的全面革新,系统运行与数据处理效率大幅提高,敏捷交付与响应速度亦快速攀升。


构建全新的保险服务生态。一方面,依托线上线下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将数据新要素与传统要素紧密结合,以科技手段赋能业务发展、运营服务、风险管理等,升级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借助中国人寿寿险APP、企业微信等移动应用,打造全新数字化服务场景,拓展服务边界。



图:中国人寿数据中心


一系列科技布局,让中国人寿可以在多种特殊场景下实现服务不中断,更让偏远山区的客户也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同品质的保险服务,真正实现信息服务随手可及、随时可用、随处可见。目前,中国人寿寿险APP的MAU(月活跃用户)超1100万。“空中客服”覆盖28项保全服务项目,解决了柜面50%的问题,2024年累计服务客户180万人。最快新单承保仅为2分28秒,整体赔付时效缩短至0.34天。


长期的坚守与发展,让中国人寿的科技走在行业前列:数据中心机房通过国际机房运维权威认证(M&O认证),达到国际标准化水平;国寿云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金融系统创新工作室”称号,“国寿分布式信创混合云”在第二届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中荣获金融创新成果奖特等奖;获评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评估最高等级优化级(5级),成为全国第四家、保险行业首家获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的单位;通过CMMI官方主任评估师全面评估,获得CMMI5级资质证书,其研发组织能力成熟度达到最高等级。


静水深流的科技革新,让中国人寿焕发出智慧新活力。



图:中国人寿研发中心


不变的是客户至上的承诺

变的是服务体验的智慧升级


一个国寿,一生守护。


时光流逝,改变的是企业发展的体量,不变的是让客户满意的承诺和为之奋斗的姿态。


中国人寿始终致力于同客户、员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生态朋友圈。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中国人寿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服务价值,让客户感受到简捷、品质、温暖的“国寿好服务”,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一,客户好评度保持高位。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寿险APP的注册用户数量近1.7亿人;2024年全年累计为超34亿人次提供服务,提供优质适老化服务超2700万人次。


进一步强化客户联络中心的“自助-智能-人工”多元服务模式的应用深度与广度,95519客户服务专线人工接通率保持98%高位,95519话后服务满意度再创新高,达99.87%。



图:柜面服务人员向市民介绍便捷服务


全面推行线上理赔服务机制,借助前沿的数字化平台,最快赔付速度可达秒级,全年理赔整体时效0.34天,同比提速超10%。


中国人寿将服务品质视为生命线,2021年起全面启动“快捷、温暖”理赔服务体系升级。通过“重疾一日赔”、小额理赔实时到账、全国通赔通付等举措,客户获赔率、满意度始终保持高位。在各类自然灾害救援中,该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推进赔案处理。服务体系的变革背后,是对“客户至上”初心的坚守——7×24小时智能客服覆盖寿险APP、官微等多服务渠道,“空中客服”实现远程业务办理,服务热线“长者一键接入人工”专属服务消除“数字鸿沟”。


如今,“国寿好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1.8万个分支机构、70多万从业人员对6亿客户的庄严承诺。


不变的是向善而行的担当

变的是社会价值的创造方式


始终秉持“金融向善”的理念,中国人寿积极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致力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走向全国。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也成为其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长期资金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中国人寿将责任扛在肩上,持续健全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图:厦门中国人寿大厦成功打造为“零碳大厦”


负债端,在全国范围内,为生态环境产业、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等环保和低碳领域提供各类保险保障。同时,还给绿色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包含意外、医疗、寿险等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服务。


投资端,借助完备的绿色投资体系,始终把绿色标注和ESG投资理念作为重要投决因素,将绿色投资纳入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中,加快发展绿色投资。


依托主力投资平台,中国人寿在绿色交通投资、绿色转型投资、绿色乡村产业投资和“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方面投资多个项目,持续释放绿色金融效能。


绿色交通投资方面,出资9.7亿元支持长沙地铁3号线绿色交通发展,减少交通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绿色转型投资方面,出资36亿元支持“国寿资产-兰沧项目”,助力标的公司加大水电装机容量并增加风电、光伏等其他清洁能源投资建设;绿色乡村产业赋能方面,探索“清洁产业+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投资陕西省、甘肃省、吉林省地区贫困乡村的光伏项目,助力光伏产业振兴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乡村振兴领域投资总额达1037亿元,普惠金融领域投资总额达1486亿元。


此外,该公司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诸如绿色债券等多种解决方案,助力“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投资总额达1422亿元。


持续提升ESG管理效能,以责任金融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欣喜的是,日前,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明晟)更新中国人寿ESG评级,由A上调至AA,其稳居境内人寿与健康保险行业最高水平。


不变的是稳健经营的底线

变的是风控体系的智能进化


岁月变迁,承载着客户与市场的信赖,中国人寿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成长壮大。然而,其“行稳致远”的状态和高质量发展的航向恒久不变。


在76年发展历程中,风险防控始终是中国人寿的生命线。该公司积极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优化高效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扎实落实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营销体系改革、“报行合一”等监管新规要求,将风控合规举措深度融入业务场景。同时,积极推动风控数智化转型,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风险防控中的运用,创新打造风险防控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推进覆盖多维、敏捷高效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发挥实效,推动风险的源头防控及穿透管理,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中国人寿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SARMRA评估中得分稳居人身险公司前列,风险综合评级已连续29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76年,足够一棵幼苗长成栋梁,也足以让一家企业将初心淬炼为信仰。站在76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人寿正以崭新姿态迈向新征程。面对建设金融强国的时代使命,该公司深化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生态构建和风险防控,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寿险公司”的目标,加快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新赛道;深化跨境保险服务网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中国保险力量;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重塑保险价值链,以创新驱动行业变革。


身为行业头雁,中国人寿用坚守与变革诠释了国有金融险企的责任担当。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独家经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破浪前行,从传统保险服务商到综合金融生态引领者,变的是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是顺应时代的开拓进取;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核心价值观,是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赤诚初心。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