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非法集资活动常常打着“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旗号,利用人们贪图高息的心理,实施金融诈骗,让参与者血本无归。请您务必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介绍】
客户凌某是一位家庭主妇,负责管理家庭储蓄。2022年,一位自称“理财经理”的人来到她所在的小区,通过??免费赠送礼品、组织讲座??等方式迅速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
该“经理”极力推荐一款“??养老服务项目??”,承诺“??保本保息、月月分红、两年返本??”。在小额投入并如期收到几次“分红”后,凌某对此深信不疑,??瞒着家人将全部家庭存款投入其中??,还介绍了好友参加。
然而,在收取了几个月的利息后,??平台无法提现,“理财经理”也失联了??。凌某和她的朋友们这才意识到被骗,投入的资金至今无法追回,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非法集资的常见“马甲”】
非法集资套路深,常伪装成以下形式:
1.投资理财类??:假冒或虚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名义,销售虚假理财产品。
2.养老服务类??: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
3.互联网金融??:设立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虚构借款项目进行融资。
【风险提示】
为保护您的财产安全,请您务必:
1.不信“高息承诺”??
所有承诺“保本高收益”的项目都是骗局??。要理性看待投资收益,??年化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2.不投“不明机构”??
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务必选择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绝不通过个人账户或不明APP转账投资。
3.不贪“小恩小惠”??
警惕通过??免费礼品、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方式进行宣传的“投资项目”,这往往是非法集资的“诱饵”。
4.不传“口头推荐”??
??不要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要独立判断,理性思考。所有投资决策都应基于对项目和机构的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