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知识

食品添加剂:现代食品工业的“隐形功臣”,你了解多少?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10/24 10:49:24 关注度:602次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当时酿酒所用酵母中的转化酶(蔗糖酶)就是最早的食品用酶制剂;2000多年前人们用“卤水”点豆腐,本质上“卤水”是一种食品凝固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泽、香味,或出于防腐、保鲜、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其可通过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或天然提取等方式制得。

目前,全球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5万种,我国现行批准的有2300多种,按功能分为22类,常见的包括抗氧化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食品用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食品质量和稳定性,丰富了食品种类,推动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其主要作用包括:

  • 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 作为特定膳食食品的必要成分;

  • 改善食品外观、口感与保存性能;

  • 便利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

例如,在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可延缓油脂氧化,在糖果中添加着色剂能赋予更好的色泽。


二、如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为确保消费者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设立了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统一制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原则。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也建立了国际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我国作为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依据本国食品消费结构及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标准明确了添加剂使用原则、品种、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应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 不得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不得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质量缺陷;

  • 不得用于掺杂、掺假或伪造目的;

  • 不得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 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使用量。

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上明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部分消费者担心不同食品中添加剂叠加后摄入过量。实际上,我国在设定最大使用量时,已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地区、性别人群的长期摄入情况。只要在规定范围和用量下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国家还对添加剂实施动态跟踪与再评估,必要时调整使用范围或禁止使用。


三、食品添加剂 ≠ 非法添加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管理体系:

  1. 上市前——实行严格审批制度;

  2. 生产中——实施生产许可管理;

  3. 使用时——开展风险评估并制定700余项相关国家标准,包括使用规范、产品要求、标签标识及检验方法。

此外,还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的进出口监管制度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事实证明,依法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我国迄今未发生因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真正引发问题的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两超一非”违法行为。

例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毒鸭血”等事件中的物质均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的化学品或工业物质。

因此,消费者无需谈“添加剂”色变,应科学、理性看待。守住使用标准,就是守护食品安全。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