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比较试验

春节买水果需防经销商耍诈

来源: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2012/1/12 12:46:37 关注度:682041次
  春节将至,一些不法水果经营者,利用春节水果热销之机,采取掺杂使假等欺诈手段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湖南省永州市工商部门特别向消费者介绍三种不法水果经营者常用的欺诈手段,以防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上当受骗。

  弄虚作假。消费者走进水果店,常常被一些标有英文字母的进口水果所吸引。一些水果经销商利用消费者青睐进口水果的爱好,在一些国产水果上特意标明泰国、美国进口等字样,有的则在普通的国产水果上模棱两可地写上进口高级水果等字样,还有的给水果贴上英文小标签,让消费者误认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级水果,然后高价出售欺诈消费者。

  掺杂使假。光鲜大个的水果,自然受人喜爱。一些水果经营者为了吸引消费者特意将光鲜大个的水果摆在包装盒的上面,而里面则是一些小、烂的劣质水果。水果经销商为了防止消费者查看,还将水果用薄膜纸包装好。去年就有消费者在春节期间购买包装水果后,在食用时发现,除去面上一层光鲜大个的水果,里面是破烂和个小的劣质水果,而且经销商还拒绝退货,消费者向新田县工商局申诉后才退货和获得赔偿。

  短斤少两。短斤少两是不法水果经销商牟取暴利的常用手段。春节期间购买水果的人多,水果销量大,很多消费者都不会认真地核对水果经销商报出的重量。特别是一些高档高价水果,不法水果经销商短斤少两更是让消费者损失惨重。东安县的陈女士去年春节前夕在一个水果店购买价格较高的4斤蛇果时,自己明明看到水果经销商还多给了一两,但是回到家中再称时却只有3斤6两,向东安县工商局申诉后才讨回公道。

  春节期间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比较大,也是不法水果经销商采取欺诈手段牟取暴利的最好时机,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要多留个心眼,不要上当受骗。一是购买进口水果时要看水果的检验许可证、外包装标签上是否有正规的中、外文名称对照(若是汉语拼音,拼音要小于汉字)和水果产地、公司地址及电话。如果无标签或标签不全及不符合规定、无检验许可证的,肯定不是真正的进口水果。二是购买包装水果时,最好先让经营者打开检验,看是否表里如一,如果经营者以打开不好卖等借口拒绝,则很可能里面的水果有问题最好不要购买。三是购买高档高价水果时,最好自己再称一次,以防短斤少两。

(责任编辑:苏秀)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