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知识

你的手机壳,真的安全吗?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7/18 10:18:00 关注度:801次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新手机壳刚拆开就有股刺鼻的塑料味,
用着用着,手机一热,那味道更是冲鼻……

?? 你以为只是“味道重”?其实,这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手机壳,居然成了“健康隐形杀手”?!

别小看这个小配件!
它每天跟我们肌肤密切接触,甚至放在床边、枕边。

可一些劣质手机壳,正悄悄释放有害物质,
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起来看看,这些手机壳到底暗藏了什么“毒”?


?? 廉价手机壳,暗藏3大健康隐患

手机壳行业门槛低、监管难,一些无良商家为压缩成本,竟使用回收塑料、工业染料、低劣助剂制作手机壳,成本能降三分之二!

? 回收“垃圾塑料”

有商家用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制作手机壳,这类壳子可能含有:

  • 塑化剂:影响儿童发育、引发性早熟、多动障碍;

  • 多环芳烃:可通过皮肤、呼吸进入体内,有强致癌性;

  • 重金属: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

??塑化剂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和空气进入人体,长期积累风险极高。


? 廉价染料含重金属

染色剂不达标的手机壳,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

浙江市场监管局抽查显示:
某些十几元的低价手机壳,铅含量竟超出国家标准30倍

重金属不仅破坏细胞,还可能导致肾衰竭、骨骼问题,危害不容小觑。


? 使用工业胶水

为了让颜色更鲜艳、贴合更牢固,不法商家还会使用工业胶水,带来:

  • 刺鼻异味

  • 甲醛、苯系物超标

  • 长期接触或致慢性中毒

你每天拿在手里的,可能是个“毒源”。


?? 我们该如何挑选安全的手机壳?

? 看材质

首选 液态硅胶 或 TPU 材质,无明显异味、柔软有韧性。
? 避免黏腻、掉色、边缘粗糙、有异味的手机壳。


? 认标志

选择带有 3C认证、执行国家标准(如GB 4806.7-2023)的产品。

正规产品会明确标注材质,例如“食品级硅胶”。
没有执行标准的“三无产品”,请直接避雷!


? 避“花哨陷阱”

颜色艳丽、造型浮夸、材质毛绒的手机壳,若价格便宜,多为劣质伪劣。
?? 即使买的是正规产品,也要注意:手机壳不宜长期使用,建议3-6个月更换一次。


? 使用前,做好这3步!

  1. 清水冲洗

  2. 通风晾干一周

  3. 避免高温使用环境


?? 提醒大家:

别让几块钱的手机壳,成了你健康的大麻烦!

拒绝“三无产品”,选择正规品牌,
让手机壳保护手机的同时,也守护你的健康!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