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用企业 >

小心招生骗局 专家提醒:严防6类行骗花招

来源:重庆日报 2012/7/10 19:47:29 关注度:70853次

  近日,我市招生录取专家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支招,详细解读6类行骗花招,并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各类骗局。

  

  骗局

  混淆教育形式

  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区别,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

  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不需统一高考和录取即可就读。

  

  骗局

  冒充高校人员

  骗子携带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骗局

  谎称“低分高录”

  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某领导的熟人、亲戚,称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考生录取到第一批院校,只有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许多考生手里骗取钱财。

  提醒:高招严格执行批次线,不录取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骗局

  谎称“内部指标”

  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要家长付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拿到手后再交。

  提醒:我市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对外公布;录取期间学校追加计划一律在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中调整,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不可能。

  

  骗局

  谎称“自主招生”

  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提醒:经教育部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参加高考,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

  

  骗局

  谎称“定向招生”

  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谎称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收取所谓“定向费”。

  提醒:只有少数部委属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责任编辑:王爽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