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隐藏在货车停车场的黑加油点被广西防城港市多部门联合查获。现场扣押柴油20.45吨、收款收据七本、油罐两个、加油机两台——这不仅是一场对非法经营行为的精准打击,更揭开了地下油品交易链条的冰山一角。
7月10日上午10时,防城港市商务、应急、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税务等部门在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成品油安全整治第三指导组的指挥协调下,对群众举报的港口区公车镇汇屋村一货车停车场展开突击检查。
这个看似普通的停车场,实则内藏玄机。执法人员在10间左右的移动板房中,发现其中两间藏有大型油罐和小型加油机。停在板房前的“豫A”牌照大货车司机直言:“我刚加完油,经常来这加。”
从查扣的《收款收据》来看,这个加油点日均客户不下10辆,每天营业额可达2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柴油售价仅为5.8元/升,远低于当日市场价7.07元/升,这意味着黑加油点可能使用走私油、劣质油,质量无法保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经现场核查,该黑加油点未取得任何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或成品油销售许可,属于典型的“无证无照”非法经营场所。
加油点的员工表示,他只负责给车加油,客户扫码门口二维码付款,自己并不了解经营细节。扫码后显示的收款方为“东湾重卡汽修”,进一步印证该点“挂羊头卖狗肉”,以修车之名行加油之实,逃避监管。
这些“游击型”黑加油点有三个显著特征:
位置隐蔽,常设在物流园区、废弃厂房、城郊结合部等偏僻地带;
流动性强,采用板房油罐、简易加油设备,一旦风声紧可迅速转移;
收款隐蔽,通过微信、支付宝个人码收款,绕开财税系统监管。
这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正规加油站利益,更为低质、走私油品流入市场打开了危险通道。
此次行动中,联合执法组对现场发现的所有设备与票据进行了查封,对油罐内柴油取样送检,并协调调来一辆油罐车将现场柴油全部异地封存,防止其转移流入市场。
目前,该黑加油点已被立案调查,涉案柴油与账册资料均移交相关部门,案件正进一步处理中。
这起案例,也正是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起的“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行动成果之一。通过跨部门协作与群众举报响应机制,正在有效压缩黑加油点的生存空间。
看似一罐“便宜油”,背后可能是安全隐患的引爆点。未经检测的柴油一旦含有杂质、含硫量超标,不仅会损害车辆,还可能导致自燃、自爆等安全事故;而油品储存点设施简陋,一旦泄漏,也极易引发火灾和环境污染。
更重要的是,这类非法行为背后隐藏着灰色产业链:收购走私油、非法运输、规避税务、隐匿经营……已形成完整利益网络,必须从源头严打。
因此,打击黑加油点不仅仅是“价格战”,更是安全战、税收战、环保战。而群众举报、部门协作、精准执法三管齐下,才是彻底清除这类黑点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