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制造业,助力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7月29日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制造业企业急需紧缺岗位就业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本次就业补贴聚焦制造业企业急需紧缺岗位,重点支持35周岁及以下青年在相关岗位长期稳定就业,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40周岁。
从2024年6月1日起,凡在重庆市制造业企业(含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急需紧缺岗位就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且仍在参保的35周岁及以下青年,可由用人单位申请补贴。博士研究生可延长至40周岁。
申报主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注册地在重庆市,具备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所属行业应符合“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所申报岗位需纳入《重庆市制造业领域吸纳高校毕业生急需紧缺岗位目录(2024—2025)》;
岗位与员工所学专业相符,所提供的劳动合同与实际岗位职责一致;
补贴申请资格以员工首次缴纳社保时间为准。
对符合条件的青年,给予每人6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
注意:同一人仅能享受一次。若存在与其他补贴政策重复交叉的情况,将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此外,属于12个县单独补贴政策范围的企业,应参照《渝人社规〔2025〕3号》文件执行,不再重复享受本项政策。
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申报,具体流程如下: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员工申报并审核材料;
登录重庆市经信委专项资金管理系统提交申请;
经属地区县审核、市级评审、公示无异议后,补贴将发放至员工本人社保账户。
补贴申请应在符合条件后的1年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系统全年开放,企业可随时提交申请,经信、人社部门将按季度集中办理。
申报企业需上传以下材料(加盖公章后扫描):
《急需紧缺岗位就业补贴申请表》;
企业营业执照;
员工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学信网认证报告等;
国外学历学位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员工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
如员工实际岗位名称与《目录》不完全一致,但职责、技能要求相近,企业须出具岗位说明材料,供审核部门判定。
此次补贴政策聚焦实需、服务发展,不仅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了更稳定的就业渠道,也为制造业企业吸引人才、稳定用工、优化队伍提供政策支持。
有意申报的制造业企业和青年人才,建议尽快准备材料、了解岗位目录,切勿错过申报时限。
如需查阅急需紧缺岗位目录全文及申报入口,请前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平台获取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