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案例

中国首例游戏算法诉讼开庭 “王者荣耀”匹配机制成焦点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8/15 11:49:26 关注度:3556次

8月12日,备受关注的“中国游戏算法诉讼第一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原告、青岛律师孙千和将腾讯旗下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告上法庭,要求公开其匹配算法机制。案件持续审理近五个小时,引发广泛热议,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玩家质疑:匹配机制存在“算法黑箱”
孙千和表示,长期游戏体验中发现,《王者荣耀》在连胜后会匹配到实力更强的对手和更弱的队友,导致连续失利;而连败后则更易获胜,胜率始终趋近50%。她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源于不透明的匹配机制,涉及“算法黑箱”。

在起诉状中,她呼吁,互联网平台应当坚持技术向善,将公共安全与社会责任纳入算法考量,而非仅将算法作为盈利工具。

腾讯回应:机制属商业机密,公开有风险
庭审中,腾讯否认存在“强制胜率50%”的情况,并展示多名玩家的赛季与总场次胜率数据,显示多数玩家胜率明显高于50%。

腾讯方面解释,《王者荣耀》匹配机制旨在短时间内精准匹配实力相近的十名玩家,以实现公平对战。这套技术方案是腾讯的技术秘密,构成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若强制公开,可能为黑灰产提供作弊指南,破坏游戏环境,损害正常玩家利益。

公共利益与商业秘密的交锋
孙千和认为,匹配机制涉及玩家的核心体验,应属于公共利益范畴,应公开影响匹配的因素及其权重,而不能以商业机密为由完全拒绝披露。

法律专家指出,游戏匹配机制处于知情权与商业秘密的交叉地带,需区别对待。目前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平台公开此类机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平台是否公开机制属自主判断范围;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则建议,腾讯可通过“脱密化”处理,公布基本运行逻辑,以化解外界质疑,提升用户信任。

背景与行业影响
《王者荣耀》是腾讯核心产品之一,长期位居国内手游收入前列。腾讯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本土市场游戏收入达404亿元,同比增长17%。业内认为,本案判决结果或将为游戏算法透明度、消费者知情权与企业商业秘密之间的平衡提供重要示范。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