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热点

餐吧专设暑期工岗位 25年接纳500多名大学生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9/1 11:45:23 关注度:1889次

餐吧专设暑期工岗位 25年接纳500多名大学生

老板说,他将长期坚持下去 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和快乐

陈玲在洗碗
陈玲在看大学录取通知书

“来,陈玲,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8月30日,在南岸区江南大道小青蛙餐吧,老板罗克君将3000多元钱交到了前来打暑期工的准大学生陈玲手里。

“谢谢罗叔叔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攒着钱,陈玲眼中噙泪,罗克君表示欢迎她明年继续前来打暑期工。

陈玲只是到餐吧打暑期工的贫困大学生之一。从2000年开始,罗克君坚持在做一件事情:力所能及地给困难大学生设置暑期工岗位。25年来,他一共为500余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打暑期工的机会,用自己的善举支持一个个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打暑期工的她提前领工资

8月30日,在自己打工的餐吧,打暑期工的准大学生陈玲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今年和她一起在该店打暑期工的,还有4名大学生或准大学生,他们是秀山的小周、小冉,武隆的小张,垫江的小陈。

陈玲是今年的高三毕业生,考入了南京财经大学。“老板要提前将这个月的工资、奖金全额发给我,但我要坚持把这个月干满,然后去上学。”她说。

陈玲出生在彭水县桑柘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有多名弟妹。6年前,由于父母多病,家庭收入微薄,她一度准备辍学。在当地政府和一个名为“为爱守诺,一起前行”的助学团队的关心下,陈玲才重新拿起课本。

陈玲学习十分刻苦,在全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22年初中毕业,陈玲以优异成绩考入彭水县中学。爱心人士除了每个月资助500元供她上学外,还在过年过节期间为她购置衣物、生活用品等,让她感受社会温暖。

高考结束后,在不少考生外出旅游时,陈玲选择了到资助自己上学的罗克君所开的餐吧打暑期工。“罗叔叔对我很好,沟通中常教我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工友们也很关心照顾我。”陈玲高兴地说,来这里打工,好心的叔叔阿姨给了她太多的正能量。

贫困学子的一鞠躬让他动念

“陈玲这女娃儿不错,很踏实,考的大学也不错,我愿意继续帮助她。”罗克君说,陈玲高考后来这里上班,没请过一天假,该她休息时也申请加班。他很感动,为此专门给了她奖励。

陈玲不知道,她是罗克君25年来接纳的第526名大学生暑期工。

罗克君清楚地记得,他接纳第一个大学生暑期工邵波时的情景。那是2000年7月的一天,一名神情疲惫的男生前来求职:“老板,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在家里遇到了困难,能否在暑假给我一份工作?”得知邵波是安徽人,在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就读,他犹豫了一阵后同意他来试试。因为暑期工无相关经验、开学后又要离开等因素,他和大多数餐饮店一样,并不愿接纳暑期工。

邵波很勤快,能吃苦,有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这给罗克君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月后,邵波要离开了,罗克君动了恻隐之心,为他开的月工资上千元,在当时算高的。

1年后,当罗克君把这件事快忘了时,邵波又来了,一见面便深深对他鞠了一躬:“谢谢您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给了我一份工作,让我挣到的是我这一生可能最关键的钱。”原来,罗克君给他的暑期工机会,让当时处于极度困难中的他得以完成学业,并将回到家乡的县级中学任教,因此在离校时特地赶来向他道一声谢。

此时的罗克君经营的8家连锁餐吧生意红火,邵波“打暑期工挣的这份钱对我太重要了”的话语,让罗克君动了这样一个念头:选择打暑期工的大学生或准大学生,大多数是因为家里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困难,餐馆暑期生意好也缺服务人员,我何不有针对性地招纳一些贫困大学生来打暑期工,并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

不少受助学生成公益爱好者

就这样,每到暑期,罗克君就“特招”一些困难大学生前来打工。

从接纳第一名前来打工的贫困大学生至今,每到暑假都招纳贫困大学生或准大学生打暑期工,成了罗克君坚持做的事情,这一坚持就是25年。

在实际操作中,罗克君自己摸索着制定了一些保障暑假工权益的办法,并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尽量给他们一些倾斜和照顾。

大学生暑期工,大多数作为“生手”,在一些细节上做得不周或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可一旦出现问题,罗克君总在第一时间出面和顾客解释沟通,尽量减少对暑期工造成不良影响。

一次,几名老顾客前来就餐,新招来的暑期工小梅经验不足,端汤时因为烫手,撒了一点汤在顾客衣服上,面对顾客的无理要求,他及时为暑期工“出头”。在听取罗克君招纳暑期工的初衷后,顾客选择了谅解小梅。

在罗克君餐吧打暑期工的经历,是不少大学生或准大学生的“人生第一份工作”。老板的关爱、工友间的友善、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留给他们的是良好的感受。罗克君介绍,在他店里打过暑期工的大学生或准大学生,不少还和他保持着联系,说起当年打暑期工的经历,总是心怀感激。他们中间,不乏投身公益、热爱慈善的爱心人士、志愿者。

新闻面对面

我要让打暑期工 成为他们难忘的 人生经历

8月31日,前来打暑期工的陈玲就要去南京财经大学上学了,罗克君提醒她途中注意事项,就像叮嘱自己的孩子一样。

罗克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纳贫困大学生或准大学生打暑期工,是他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他觉得十分有意义。他说,每逢暑假,部分大学生就会进入“假期打工季”,他们出于为家庭分担开销,为自己赚取生活费,或者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尽早接触社会等多重考量,在这个长假选择打一份暑假工。

罗克君认为,大学生打暑期工的经历,会影响他们对职场认知或社会认知,对他们进入社会的感受十分重要,甚至可能会是他们一生难忘的经历。而现实情况是,现在不少困难大学生,打暑期工本来是想挣点钱减轻家庭负担,可却常常遇到陷阱坑骗,甚至酿成悲剧。因此,他将把接纳困难大学生打暑期工一事,长期坚持下去。尽最大努力优待他们,让他们在“人生第一份工作”中,能感受劳动的价值和快乐,给他们正能量。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