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重庆连续3年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十四五”期间,重庆在为民增绿、为城添美方面,有哪些好的实践做法?
10月13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廖聪全作相关介绍。
廖聪全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围绕打造“山城公园”品牌,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推动公园建设提质增效。
——紧扣山城特色,新建了一批彰显城市风貌的公园。
充分挖掘重庆独特的山水、崖壁资源,重庆新建了包括三板溪公园、竹溪河公园、凤栖湖公园在内的近600座城市公园,以及42座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重庆还积极探索公园的“疗愈”功能,打造“园林植物康养”区域,通过植物芳香疗法以及植物色彩搭配丰富观感体验。
——特别注重“见缝插绿”,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重庆把目光投向城市的边角地、闲置地,“十四五”期间建成了370多座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通过精心设计,这些曾经的“边角料”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城市客厅”。同时,还把“口袋公园”建设融入“渝城助医”“渝城护学”等专项行动,在医院、学校周边优先布局口袋公园;探索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配套建设公园、公厕和等候区等场所设施,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便利,让公园绿地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
重庆着力推动“老公园”焕发“新活力”。五年间,重庆对全市358座老旧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更新了老旧设施,优化了景观植被,完善了运动功能,让这些公园变得更舒适、更便民。同时,还梳理了全市235个城市公园内的356处开放共享空间,开放了草坪、林下空间,并配套了公厕、直饮水、休憩座椅等设施,让公园真正成为大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亲子互动的首选地。
——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公园服务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让市民“玩转”公园,从2023年起,重庆在“重庆城市治理”微信公众号连续三年上线“赏花地图”,今年更是按季节、按月精准推送公园的开放共享信息、亲子活动等内容。通过整合智慧导览、实时信息查询等功能,将自然、文化、科技与公益结合。现在,无论是想运动健身、亲子游玩、露营休闲,还是单纯观花赏叶,市民都能享受更贴心的智慧游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