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季全面开启。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四川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2025年“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警惕陷阱、防范风险。
消费者应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或官方授权店铺,核实经营者的营业执照、行政许可及知识产权授权信息,明确平台自营与第三方商家的责任边界。
同时,应警惕高额返利、陌生链接和非官方二维码,不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或验证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风险。
“双十一”期间促销力度大、信息繁杂,消费者应保持理性,避免被“折扣”“返现”“凑单”冲动消费。建议提前列出购物清单,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购买,防止盲目囤货、造成浪费。
2025年“双十一”促销机制更为复杂,普遍采用预售、叠加优惠等方式。消费者应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定金退还条件——依据《电子商务法》,无违约情况下商家不得克扣定金,建议截图保存“无违约可全额退款”条款;
价格真实性——警惕“先涨后降”“虚假折扣”,可通过比价工具核查历史价格;
优惠延续性——换货时应书面确认优惠保留,防止商家以活动结束为由要求补差价。
购买食品、保健食品、家电等重点品类时,应仔细核对细节:
食品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
保健食品页面须显著标注“不是药物,不能代替治疗疾病”,否则拒购;
家电应检查3C认证、能效标识,核实型号规格与宣传一致。
消费者应完整保存订单截图、支付记录、促销规则页面、聊天记录及直播回放等关键凭证,至少保留三个月。
如遇侵权,可:
先与商家协商,合理提出退定金、退款或补发赠品等诉求;
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投诉。
川渝消费者还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在线维权。该平台集成AI智能问答、在线调解等功能,支持证据上传与实时进度追踪,系统会自动匹配商家和解,7日内由川渝消委介入处理,并可查询商家投诉记录。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消协315”或登录官网实名提交诉求,即可实现全天候、全流程线上维权。